新闻公告

News

2022年度“化学分析与环境检测研究生论坛”成功召开

2022-12-16

2022年度“化学分析与环境检测研究生论坛”于12月13日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江桂斌院士、李景虹院士、蔡宗苇教授发起,由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浸会大学)共同举办。论坛旨在促进三个单位在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领域的学生培养、科研交流与合作。由于疫情原因,本次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办,18位博士研究生和3位博士后参与学术汇报,近两百名学者、同学参与此次论坛。

首先,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瑕瑜教授主持,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分别致开幕辞。蔡老师表示在疫情形势下保持学术交流非常有必要,很高兴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浸会大学)可以参加此次论坛,希望下一届论坛可以线下相聚在香港浸会大学。李老师首先回顾了2018年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届“化学分析与环境检测研究生论坛”,表示非常高兴此次由清华大学承办,并介绍此次论坛评委团也特别邀请了博士生共同组成,希望参会同学积极参与。江老师首先关心了大家的身体状况,强调论坛对学生培养和科研交流大有裨益,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认真交流,并预祝此次论坛顺利进行。

8F2FE

论坛第一场报告由清华大学刘王宇(博士生)、清华大学刘伟旭(博士生)、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琳(博士生)主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王园园作了“基于 FCM 方法检测颗粒污染物经肺暴露后的免疫毒性和造血干扰效应”的报告,展示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 FCM 方法,有效识别多脏器中的免疫和造血细胞靶点;清华大学沈子征分享报告“NK 细胞免疫治疗中肿瘤单细胞代谢物的变化”,介绍免标记质谱流式细胞术(Cy-ESI)提取代谢物评价NK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香港浸会大学林思怡作了“基于高分辨质谱的代谢组学揭示纳米塑料诱导人体肝细胞和肺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报告,探究了NPs 暴露对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相关下游的代谢功能影响;清华大学戴依聪作报告“细胞基因通路中核酸 G 四链体-蛋白相互作用的生物分析”,介绍了所开发的模块组装多功能探针检测法和活细胞内特定基因位点 G4 结合蛋白的标记与鉴定方法;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尹志鹏作了“新形态锑的发现与生物转化”的报告,分享了鉴定和表征的一类新型锑污染物甲基硫代锑;香港浸会大学的陈燕燕作了“基于质谱成像揭示脂质 C=C 位置异构体在生物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的报告,介绍Paternò-Büchi衍生脂质双键结合MALDI-MSI鉴定甘油磷脂以及中性脂质 C=C 位置;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冯小霞分享“疑似靶向方法分析新污染物的环境赋存及转化行为”报告,介绍了基于疑似靶向方法分析新污染物的赋存于转化。

F600F

第二场(上午)报告由香港浸会大学茹翌(博士生)和清华大学施恒学(博士生)主持。清华大学丁怡文分享了“基于烯醚键的杂原子 Diels-Alder 环加成反应的选择性荧光标记缩醛磷脂方法”,展示了荧光标记血液样品中缩醛磷脂的工作;香港浸会大学谢光珊作“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揭示硝基芳烃类中 1-硝基芘细胞毒性的新机制”报告,介绍了对1-NP 诱导的急性细胞毒性和ROS生成机制研究;清华大学桑雨倩分享了“基于单颗粒示踪的细菌集群行为的时空分析”,展示了研究细菌集群行为的动态单分子成像的工作;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蕊作了“核基质附着区 DNA 表观遗传修饰分析”的报告,介绍同位素标记UHPLC-MS/MS检测核基质附着区中DNA修饰水平。

FC85D

第三场(下午)报告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梁文青(博士生)、香港浸会大学林思怡(博士生)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李诗宇(博士生)主持。香港浸会大学王威分享报告“新型对苯二胺醌类污染物:鉴定分析,环境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介绍了基于高分辨质谱的疑似筛选策略鉴定到一系列新型对苯二胺醌类污染物;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伟灿作了“机器学习辅助单颗粒质谱揭示大气磁性纳米颗粒的来源和体内暴露途径”的报告,分享了发展机器学习辅助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追踪空气中磁性纳米颗粒的全暴露途径;清华大学周启昕分享报告“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关键步骤中电荷载流子行为分析”,通过耦合利用超快光谱和表面光电压成像技术,结合晶体工程方法研究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关键步骤中载流子行为;香港浸会大学茹翌作了“基于化学衍生化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二型糖尿病小鼠酰基甘氨酸的代谢变化”的报告,发展了基于3-硝基苯肼衍生化的 LC-MS 方法同时检测到血浆和尿液样本中 40 多种酰基甘氨酸;清华大学侯莹分享报告“基于集成微流控装置的多维可控多细胞肿瘤球状体制造方法”,介绍了一种结合膜工程和液滴微流体技术的多细胞肿瘤球状体技术;香港浸会大学谢成益分享报告“基于离子淌度质谱实现氨基酸的手性区分以及原位检测”,介绍离子淌度质谱以及衍生化的手性分析方法实现单次分析同时区分19 种手性氨基酸;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小云作“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由基生成机理”报告,主要讨论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产物生成的自由基机制。

A29DC

第四场报告为博士后专场,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老师主持。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陈伟芳博士后作了“植物介导下氯化石蜡的转化行为与毒性效应研究”的报告,探究氯化石蜡在植物系统中的转化行为,并展示了在水稻中的羟基化、糖基化等多种转化过程;香港浸会大学曹国栋博士后分享报告“三氯生新毒性研究”,展示三氯生在肠道内独特的代谢途径,并介绍了一种新的三氯生诱导肠炎的毒性机制;清华大学张强博士后分享报告“基于微流控探针的活体单细胞黏附能力分析”,介绍以开放式微流控探针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从生化角度衡量单细胞黏附能力的方法,衡量药物种类、浓度、作用时间及酸性微环境对于细胞黏附的影响。

论坛期间,报告人和参会者通过直接问答和“聊天室”文字问答积极踊跃发言,围绕报告畅谈前沿,或交流细节,或给出未来方向建议,累计问题讨论过百条。

闭幕式由香港浸会大学王佳宁老师主持。王老师介绍由4位老师、3位博士后和2位博士生组成的评委会已经对18位研究生同学的报告进行了打分。其中,戴依聪(清华大学)、沈子征(清华大学)、尹志鹏(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燕燕(浸会大学)和王威(浸会大学)共6位同学荣获优秀报告奖。江桂斌院士和李景虹院士分别为以上同学颁发奖状。蔡宗苇教授为荣获积极参与奖的12位同学颁发了证书:王园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林思怡(浸会大学)、冯小霞(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丁怡文(清华大学)、谢光珊(浸会大学)、桑雨倩(清华大学)、谢成益(浸会大学)、刘小云(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侯莹(清华大学)、茹翌(浸会大学)、张伟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周启昕(清华大学)获积极参与奖。此外,论坛还评选出优秀主持人和优秀评审。

至此,2022年度“化学分析与环境检测研究生论坛”圆满闭幕。感谢举办单位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以及会务组和志愿者的精心筹备,感谢评委会和主持人的付出、报告人的精彩分享以及全体参会人员的积极参与,期待2023年线下相聚!


上一篇:打造“测论”论坛,分享学术盛宴
下一篇:清华大学-新疆大学化学联学共建系列活动 “博达化学论坛”举办

关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