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News

清华大学-新疆大学化学联学共建系列活动 “博达化学论坛”举办

2022-11-11

2022年11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化学系与新疆大学化学学院联学共建活动——“博达化学科学论坛”举办。本次活动是“百年接力,强国有我”联学共建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聚焦分析化学科学研究和分析测试工作。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由新疆大学化学学院华瑞茂院长(对口支援)、吐尔洪教授和清华大学化学系何彦教授共同主持。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童爱军教授、邢志高工、张昊副教授和杨海军高工五位老师作报告。两校师生逾300人参加。

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所所长/分析中心主任李景虹院士做了题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化学测量学”的报告。李老师从对人类历史上重大烈性传染病的回顾引出应对烈性传染病的化学测量学探索这一主题。以其研究团队在非典病毒抗原免疫检测、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的快速检测和猴痘病毒的基因进化检测等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为例,阐述了化学测量学针对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具有前瞻性和及时性的优势,为疫情防控和科学进步做出了贡献,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下科学基础,将在疾病诊断、疫苗研发与药物筛选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童爱军教授做了题为“基于有机小分子聚集体的荧光传感和生物成像”的报告。童老师从聚集发光超分子有机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生化响应机制、细胞成像分析和活体诊疗应用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其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童老师作为新疆大学的优秀校友(1983年本科毕业于新疆大学化学系)在报告的最后分享了1984年在校门口的珍贵留影,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

邢志高工、张昊副教授和杨海军高工分别做了题为“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与挑战”、“光电材料的图案化与柔性传感器件”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从学生上机培训到6 K超低温系统国产化自主研发”的报告。邢志老师结合在样品前处理方面的创新工作经验详细讲解了样品前处理常用技术、分析过程中的样品污染和损失等问题以及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张昊老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图案化光电界面的构筑与生物传感调控工具方面的研究进展,分享了相关研究策略和取得的成果。杨海军老师从学生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自主上机培训时的困境出发,分享了如何实现学生自主上机以及6 K超低温系统国产化自主研发过程。

清华大学化学系党委书记梁琼麟教授对本次联学共建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表示,对于疫情当下师生们的交流热情非常感动,向新疆大学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师生致敬。梁老师讲到,这次交流内容丰富,从前沿基础研究到仪器开发、从分析测试技术到学生上机培训,希望能为两校分析化学科研、教学和分析测试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期待更加深入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最后新疆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华瑞茂教授、党委记刘浪教授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分享了新疆大学化学学院和理化测试中心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以及分析测试服务能力和管理方面的进展和工作思路。感谢清华大学多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主体责任,为把新疆大学建成西部先进、中亚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2022年度“化学分析与环境检测研究生论坛”成功召开
下一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析化学本科教学交流会举办

关闭

推荐文章